鲜花、蛋糕、礼品3小时送达全国3000多个城市!国内领先的鲜花速递服务商,提供24小时网上在线订花,同城送花,异地送花服务!
         
  • 元宵节来历
  • 按照千百年来的习俗,过了元宵节才算是过大年的谢幕。因此,元宵节是过年的压轴戏,可谓是精彩多姿而诗意弥漫。其物化的凸显和民俗的展示就是甜甜蜜蜜、团团圆圆吃汤圆,红红火火、热热闹闹赏花灯,也就赋予一个动词:正月里来“闹”元宵。

      元宵的节日符号化和仪式程序化又掀起了过年的最后一个高潮,天地人齐欢乐,众乡亲共参与。白天是家家户户吃汤圆、年糕、饺子,晚上则观灯、舞龙、放焰火。其实,元宵节也是正月里的爱情季节。宋代著名的女诗人朱淑真就在那首《生查子·元夕》中细腻委婉而动人心魄地写道: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”宋时的元宵节就这样见证了一段刻骨铭心、忠贞不渝的爱情,至今依然打动情侣们的心弦,从此便演绎成了经典的爱情场景。而到了秋天七月初七的“七夕会”,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,已是爱情的第二季,他们是夫妻相会探亲。因此,秦观在《鹊桥仙》中写道:“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。”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,我才觉得元宵节不仅是“灯节”,亦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情人节,而“七夕会”应是中国的夫妻节。也许元宵节太古典雅致,太含蓄诗化,因而其情人节的意蕴被淡化、忽略了。

      对我们这代人来说,初恋时,我们不懂爱情。到懂爱情时,已早过了浪漫的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”的时节。因此,元宵节留存在我们记忆中的片断大多是吃圆子、玩彩灯、逛庙会。元宵节似乎太多地蕴含了老年情怀和少儿乐趣,老年人捏圆子、扎彩灯、制灯谜,少儿们吃元宵、拖彩灯、猜灯谜,而青春气息却被疏远了、游离了。其实,元宵节是有了青年人的积极参与,才走向成熟,变得丰满,日趋美丽。偶翻史书,才知此节始于西汉汉文帝(前180~前140)登基于戡平诸吕之乱后,这一天正是农历正月十五,于是文帝此夜出宫与民同乐,并定为元宵节。至宋代,由于宋人的生活精致化,开始有了吃元宵的习俗,并创意地在灯上写谜,从而使宫廷与民间共度良宵,张抡曾在《烛影摇红·上元有怀》中记录了当时的盛况:“去年元夜奉宸游,曾待瑶池宴。玉殿珠帘尽卷,拥群仙,蓬壶阆苑。五云深处,万烛光中,揭天丝管。”而不少青年男女正是通过制谜、猜谜、观灯、赏灯等来传递心曲。在这元宵的狂欢中浑水摸鱼地谈情说爱。孟元老的《东京梦华录·元宵》对此有生动的记录,元宵灯夜,汴京不仅华灯火树,争奇斗艳,而且“城躅不禁,别有深坊小巷,巧制新妆,竞夸华丽,春情荡飚,酒兴融怡,雅会幽欢,寸阴可惜,景色浩闹,不觉更阑”。正是在人们欢欢喜喜、兴高采烈地观灯浏览时,情侣们却春兴雅会,倾诉幽情。

      曾见民俗学家呼吁要打造中国的情人节。其实元宵节倒是首选。因为元宵节蕴含丰裕,有团圆、甜蜜、红火之意,而这都与爱情有关。特别是元宵节的程式亦可化作爱情的仪式,如情侣间互制情诗灯谜,以交流情感;互赠彩灯,以照亮爱情之旅;共同游园,以结同心之好;因有事或地分两头的恋人,亦可互发手机短信猜谜传情等。只要善于借用传统而别出心裁,咱们中国的情人节应当比西方更有声有色,从而使元宵节也洋溢出青春的激情与诗意。